美图“上岸”?
美图曾经希望通过核心能力“美颜”,将自身各项业务进行连接。但原本傲娇的手机业务,为什么没能拯救自家的电商平台?又为何没能促进“美拍”MAU的持续增长?这些问题,都是未来脱身手机泥潭的美图,以及仍在困境中的其他小众手机品牌必须思考的。 美图美妆是在2017年10月正式上线,其诉求在于结合AI技术发展自营电商。电商模式被认为是互联网公司最常用的流量变现手段,坐拥海量“美颜APP”用户以及美图手机资源,美图美妆曾被寄予厚望。 美图COO程昱此前曾表示:自营电商的业务是美图进行商业化变现的一个尝试。而从去年底开始借助人工智能的风口,以此来转换老粉丝、吸引新客户的举措,显然没有被市场接受。美图美妆以跨境商品为主,物流采取的是B2C直邮和B2B2C的保税仓模式。 但是2017年跨境电商已经开始进入低谷,加之天猫、京东、网易、唯品会等巨头在跨境电商领域加码,使得美图这位电商新手困难连连。希望依托App端及手机端的流量入口,通过所谓“智能测肤”、“智能推荐”等手段打造美妆电商引流的思路,最终在11月14日终结。 那么,美图智能手机业务对自家的“美拍”的促进有多大?为何美拍的MAU会呈现大幅下滑? 从2008年成立至今,美图从图片工具、相机软件、短视频平台以及智能手机方面,都曾烙下了完整的美图印记,也因此收获了上亿忠实粉丝。 巨大粉丝背后隐藏的原本是无尽流量,因此美拍等短视频应用原本是喊着金钥匙出生“宝贝”,美图也曾希望通过手机、短视频应用、美妆电商,与互联网广告业务等形成共振和递增效应。 在2014年就成立的美拍,算是第一批探索短视频行业的前辈,其日活曾经也是以亿来计算的。但是随着短视频行业竞争加剧,加之内容同质化严重、难以量产,粉丝不易沉淀等问题暴露后,美拍拥有的流量优势却逐渐消失。 在极光大数据《2018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报告》中,美拍渗透率居于第六,而日活竟然排到了第九。 虽然经历整改后的美拍开始大力发展泛娱乐板块,并开始赞助节目、邀请代言、投放广告,但是没有强大资金的支持,缺乏核心业务的助力,未来美拍在盈利道路上仍要不断摸索、砥砺前行。 【结束语】最近,金立、锤子、360、美图等小众品牌频频遇到困境,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四家厂商集中。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懂懂笔记,目前头部几家就比拼两点:第一是技术创新,大家都拼命堆研发。第二是供应链,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得到供应链的支持。而从这两点来看,小众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大,所以未来的局面更加悲观。 美图多次突围失败后,这次与小米的合作,可谓是小众品牌里第一个成功上岸的。其它小众品牌呢?接下来行业会出现大整合吗? 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钛媒体微信号(ID:taimeiti),或者下载钛媒体App
(编辑:凉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