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储业务依然很“风骚”
58 同城,一个神奇的网站。 2011 年,不断换装的杨幂一遍遍高喊着的这句话,成为了 58 同城最具有辨识度的经典广告词。但近日,有网友爆料 58 同城终止了与杨幂长达十年的代言合约。到底是姚劲波觉得如今杨幂的调性和 58 同城不符,还是 58 已经不复当年荣光,请不起杨幂了? 确实,杨幂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那个新生代小花了,而 58 同城也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,变得异常低调。 58 同城之前的确是一个“神奇”的网站,它产生于互联网 1.0 时代。那是一个群雄逐鹿网络的时代,以信息的单向传播为主,其盈利都基于一个共通点,即巨大的点击流量。58 同城作为当时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,吃尽了这个时期的红利。在某种意义上,百度、携程和 58 是这个时代的最大赢家;而当下的互联网更加注重线上和线下的连接与交互,点击流量的优势正在丧失,线下履约能力成为新的盈利点,美团乘此东风正在高歌猛进,而 58 线上流量的枯竭与线下的无力,让它逐渐失去了“神奇”魔法。 58 同城的 CEO 姚劲波,也是一个“神奇”的商人。天眼查显示,他拥有 470 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。站长出身的姚劲波,如同金庸小说中的周伯通,最擅长左右手互搏。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着极度的不安全感,二手车、闲置物品、家政、招聘,每个领域,他都要先涉猎一个公司,反过手来又做另一个类似的。 他的商业战略,通俗来说,就是什么最赚钱什么最火就去做什么,然后再做一个类似的对立平台,左手打右手,这图啥呢? “神奇”魔法过期了 2005 年 7 月,姚劲波离开万网,模仿美国生活信息门户网站“Craigslist”的页面创办了 58 同城。不同的是,Craigslist 从一出生就为自己贴上了非营利性网站的标签,而 58 采用类似竞价排名的赢利模式,几乎所有行业都有针对商家的收费服务。 时光倒回到 2010 年,58 同城和赶集网展开正面交锋,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厮杀。先是 58 同城对外宣布获得 1500 万美元融资;两个月之后,赶集网也宣布获得近 2000 万美元的投资。在融资的同时,它们都宣称自己在某些具体指标上已是“中国最大、最好的分类生活信息网站”。 在对外广告宣传上,两方也不甘示弱,58 同城牵手杨幂,“一个神奇的网站”出现;赶集网选择姚晨,工作租房“啥都有”。当时北京的公共汽车上,车载电视经常播放“58 同城”和“赶集网”的广告,而且播出时间几乎同时,两者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。 2014 年夏天,杨幂和姚晨的广告轮番上阵,58 同城和赶集网激战正酣。姚劲波还公开表态说:“赶集网的用户是我们的子集,商户也是我们的子集,产品也是 Copy 我们的,收购这样一家公司没有任何意义。”但嘴上说不要,身体却很诚实,在 2015 年 4 月 17 日,58 同城与赶集网正式宣布合并。虽然姚劲波被啪啪打脸,但 58 也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分类信息平台,垄断了国内的分类信息市场。 如今,互联网的点击流量红利期早已过去,Craigslist 里的每一个领域都在被其他更细分的本地化服务平台肢解掉,用户的行为已经逐渐被迁移走了,“一个神奇的网站”也正在被逐步蚕食掉。 只提供线上信息,不提供线下服务,线下履约能力成为了 58 的痛点。此外,2015 年之后,58 一直没有根本性的创新,线上信息也是鱼目混杂不辨真伪。在B站和微博上,经常有年轻的 UP 主爆料在 58 同城上受骗,甚至两年前金错刀曾有篇文章写出了《58 同城,一个假而不倒的网站!》。 姚劲波给 58 赋予的“神奇”魔法,正在被互联网+的浪潮拍在了沙滩上。 弃“瓜”投“信” 2015 年 4 月 58 同城和赶集网正式合并后,双方共同成立 58 赶集有限公司,58 同城 CEO 姚劲波和赶集网 CEO 杨浩涌出任联席 CEO。同年 11 月,杨浩涌辞去职位“出走”58 集团,独立注资 6000 万美元,创立了主打二手车 C2C 模式的瓜子二手车并担任 CEO,将二手车市场炒得风生水起。姚劲波也发出内部信,宣布剥离瓜子业务独立融资和发展,并表示将继续支持瓜子二手车做大做强。 创立之初,以杨浩涌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持有瓜子二手车 54% 的股份,58 同城则拥有瓜子二手车 46% 的股权,随后 58 同城还参与了瓜子二手车 2016 年 9 月的A轮 2.5 亿美元融资,并打通了双方流量和数据的共享。 在瓜子二手车这一狂浪来袭的过程中,姚劲波的推波助澜显得既理所当然,又格格不入。 站在主打 B2C 二手车模式的 58 赶集集团 CEO 的位置,姚劲波对于杨浩涌的瓜子二手车,却满是祝福、恭喜、共同发展。在各种不同场合,他都表达了对瓜子二手车 C2C 模式前景的看好,并在祝福过后,始终不忘将 58 赶集集团的 B2C 二手车拿出来与瓜子二手车“协同发展”,甚至号称要排除掉 58 平台上瓜子所有竞争对手的广告。 但不能说姚劲波虚伪,58 是拥有瓜子二手车 46% 股份的第二大股东,瓜子二手车运作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自己集团的收益。 姚劲波为同一市场两种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拍手叫好,真的是慧眼独具地认为“支持经销商”和“灭掉经销商”是可以手拉手一起壮大的么?其实不然。
从模式上看,B2C 和 C2C 本质上水火不相容,这一点在二手车领域极为鲜明。二手车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,C2C 平台把蛋糕吃完了,B端就得饿死,B2C 平台也就不可能壮大。这种简单的道理,常在河边走的姚劲波怎么会不知道呢? (编辑:凉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